This website requires JavaScript.
    arrow right
    arrow right
    关闭

    怎样的外教才是好外教?

    学校新闻

    2020 年 08 月 25 日

    10 : 00

    • 在这段非常时期里,许多人都格外关心广州耀华的外籍老师还好吗?他们都回到中国了吗?他们目前的状态如何?他们这段时间经历了什么?


      我们很欣慰地告诉大家,其实在三月份我国加强对外籍人士入境管控之前,我们的外籍老师就已经基本全体到位了。


      即使或多或少都遭到过亲友的劝阻,也惴惴不安过入境之后隔离的条件和花费,他们还是义无返顾地回到了广州。启程之前甚至还热切地询问:咱们的口罩够不够,需要我从海外采购一些吗?


      这同样也是一群令人敬佩的“逆行者”:善良、宽厚、正直、乐捐。而广州耀华能聚集起这群国际友人也不是偶然。


      今天,聊聊怎样的外教才是好外教?广州耀华是如何招聘好外教的?


      01


      “教师,最重要的是人格”




      由于语言壁垒的关系,家长往往不是那么容易能看得出一位外籍老师的教学水平,只能从孩子的反应来判断。但孩子对课堂最直观的记忆一般是“我玩得很开心”、“我觉得这个老师很有意思”,家长心里肯定就会疑惑:那么孩子到底学到什么呢?


      这个问题要从耀华机构的理念说起。


      中西方教育本身就各有千秋,比如中式注重的是严谨、系统,西式则更鼓励创新、探究。耀华机构希望将两种优势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成长为具有华夏底蕴的世界公民。这个融合的过程必将是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的,因为国际教育不是“华籍老师用中文教授中国知识”和“外籍老师用外语教授外国知识”这二者的简单加数。教育不仅发生于课堂、更发生于课堂以外。


      东方的传统向来尊崇长者、智者。越是博学,就越符合人们心目中“好老师”的资格。这种文化模因发展到今时今日,难免有些逐渐演变成“唯学历、唯文凭至上”。但正如某部剖析中式教育的纪录片里提到:为了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得先有一桶水,这种逻辑看似有理,但其实不是这样的,教师不是个卖矿泉水的人,教师应该是个盗火者。


      当我们问及广州耀华的外籍老师,你认为怎样的外教才是好外教,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这些关键词:开放、包容、沟通。



      教龄不满五年的年轻老师Jessica自信地说道:“我最看重的一点是建立和学生的信任关系,即使一个孩子在学术上不是最拔尖的,他也可能是一个才华横溢的篮球手。在课上如果我问他周末的篮球赛怎么样了,他就会感到自己被重视,也会更愿意表达。我会确保自己看见每个孩子的特别之处并且记住,这样在课堂上我就能根据他们不同的特质来激发他们。我自己也在学中文,他们会很开心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和我产生这种联系。”


      教龄超过20年的创校老师Lee Ellen兴奋地介绍:“耀华最吸引我的就是中西方合作的理念了,东方和西方是如此不同,它们将在哪些情境下相遇?你将如何教会一个孩子既尊重自己的文化同时又了解另一种文化?这是吸引我投身的事业:和中国的同事一起为孩子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一切。我非常信奉这样的全人教育。比起让他们考个高分,我更希望能将孩子平顺地送入下一个人生阶段以及往后的每一个人生阶段,让他们最终成长为愿意为社会奉献的公民,为这个世界留下一些与众不同的闪光点。”



      广州耀华的外籍副校长Tonnie先生陪伴校区成长近六年,他也提到一点在甄选人才时最为看重的要素:“不管中教还是外教,教师最重要的是人格。当你拿到一个相关的硕士文凭或者博士文凭,确实已经有资格成为一个老师了,但让你成为一个真正的老师的是你的人格。学生以后不一定会记得你教给他们的知识,但是一定会记得你留给他们的影响。作为外教,你对人的尊重、你的谦卑,你和同事相处合作所展现出的姿态,是会被学生记住,当做行为榜样的。”



      02


      “学术专业性是从日复一日的教学中体现出来”




      大部分广州耀华的课堂都由一位华籍老师和一位外籍老师共同完成,但也有部分面向高年级学生的科目由外籍老师单独授课,比如环球视野、戏剧、经济学等,这能让学生进一步地适应全英的学术环境,为日后的留学生活奠定基础。


      外教在所负责的领域内各有各的博学,这在学生心目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一年级学生Bobo说:“很多老师都像那种行走的百科全书,感觉没有他们不会的东西, Gary老师也是。他是教经济的,上课很少用PPT,就是可能课前提前五分钟把两整面白板写满,上面全部都是知识点,然后他就直接开始用白板讲课,你问任何问题,他都会很仔细地告诉你,把很难懂的东西讲得简单易明,挺厉害的。”



      不过,再博学的老师也不能代劳学生所必需的思考和分析。


      即将毕业的创校生Jordon回忆:“老师学术上特别严谨,很正直。我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们的班刚开始学环球视野,不是很懂,就有同学去问Karl老师:我怎么查不到这个资料,你能不能告诉我去哪个网站能查到?然后Karl老师就很严肃地跟这个同学说:你不应该来找我要网站,你应该找我要方法;我会告诉你方法,但是我不会告诉你答案。他是特别鼓励大家去自己探索的那种老师。”




      外籍校长Aaron Lennon先生介绍说:“我们的学术专业性是从日复一日的教学中体现出来的。从招聘的时候我们就会判断和筛选老师的专业背景和毕业院校,但是更重要的是,来到学校之后,管理层会进行非常频繁的课堂观察来检验教学质量。“


      这种课堂观察有时是非正式的随访,比如跟着一个孩子上半天的学,听听看中间的这几节课效果如何。有时是正式的调研,需要课前和老师确认清晰的教学目标,课上判断目标完成得怎么样,课后再进行反刍。


      Lennon校长说:“教学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他们的起点在哪里,老师用怎样的方法在这节课内提升了他们什么知识或技能。我们希望看到师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而不是只有老师在输出信息。”



      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无论中西方老师都在学生心目中留有这样的印象。那么来自不同文化的老师到底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Jordon说:“有些外籍老师刚来的时候会觉得,为什么中国老师和学生玩得这么好,因为在国外,学生只向老师咨询学术上面的建议。但是慢慢地这里就出现一种文化上的融合,外籍老师也越来越关心学生的生活,比如一起参与课外活动,不是只限于学术上的交流了。”


      03


      “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把孩子丢下”




      广州耀华的外教招聘流程相当漫长,甚至可以说全年都是招聘季,因为找到那个对的人不容易。


      一般来说,每个学年开始之后,学校就会开始规划下一个学年教师教学的安排情况。比如说,通过过往的学术跟踪,发现中学部的孩子语言能力已经非常强了,那么就需要增加一名外教来进行全英文的数学教学。又比如,学生有所增加,班级也扩大了,为了维持合理的师生配比,也会产生新的职位机会。所有招聘计划最初和最终的目的,都是要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


      提交简历前来应聘的老师首先要通过心理测评和职业测评,然后得提交一段预录好的视频,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如果管理层和人事部门认为以上步骤的资料都很理想——学历和专业过硬,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尤其是二语教育经验——那么,就会和应聘老师约定第一轮面试。



      这轮面试中主要会使用STAR法则——SITUATION(背景)、TASK(任务)、ACTION(行动)和RESULT(结果)。使用这种面试法能够有效进行大量情境分析,深入挖掘真实的行为细节。应聘者会听到很多细致的问题。比如,你设计了一个课堂目标,但是这孩子在课堂上没有执行,也没有完全达到这个目标,请问这时你会怎么办?又比如,能否详细介绍一个你参与过的双语教学的课堂项目是如何执行的?


      然后通常就会进行第二轮的“说课”或“试讲”。


      “说课”是指应聘者会拿到一篇课文或是需要备课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阐述:教学目标是什么?课堂内容将如何安排?会使用哪些方法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会有哪些方式来评估学生?


      至于“试讲”,顾名思义,如果应聘老师人在中国,广州耀华会把他/她请到校区,给学生实实在在地上一节课,邀请校长、学科主任、该科目老师旁听,课后还会问学生的体验。



      无论是STAR法则、“说课”还是“试讲”,都是为了能准确地观察应聘者真实的教学水平。


      假如以上环节都表现出彩,人事部门便会启动背景调查。但凡在这个环节有一点点让人顾虑的因素,应聘者都不会拿到最终的录取。


      人事部门主管 Zoe 解释道:“曾经有一个老师,面试的过程都很好,我们也觉得他很有经验,但是在做背景调查的时候发现,他收到过一次家长投诉,而且当时就情绪激动起来,把一整班级的学生扔在那,自己离开了,这种我们是肯定不能接受的。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把孩子丢下。”


      04


      “学校怎么对老师,老师就会怎么对学生”




      当外籍老师拿到广州耀华的聘书,也取得在中国执教的各种资格文件之后,培训就立刻启动了。外籍老师会有一个“mentor”和另一个“buddy”,他们会为新同事介绍中国的方方面面,不仅包括校区环境、课程设置、学生风貌等工作相关信息,还有水电煤气费怎么交之类的生活琐事。



      外籍副校长Tonnie先生回忆起当年他加入的时候,人还没有踏上中国的土地,就已经深深地感到自己是被接纳的、被欢迎的:“人事的同事会热心地帮我们联络医疗记录、联络大使馆,详细地介绍学校的环境和周边的交通,接我们到公寓里,确保我们的网络是一连就通的,桌子上和冰箱里都已经准备好了吃的。”


      华籍校长尚尔娜女士说:“细节是我们价值的体现。如果哪个老师有一点点问题抛在微信群里,立马学科负责人、主任、校长都会去解答,这其实给一个即将去海外工作的老师很大的稳定感。稳定感是很重要的,因为优秀的老师都很多,但你后续不给他提供一个这样的稳定的环境,他的优秀就发挥不出来了。我们要让这些好的外籍老师建立黏性,让他们在中国有家的感觉。”

      这种家的感觉不仅体现在前期的欢迎与热情,还有持续的专业培训和成长路径。


      耀华一直在使用合作备课和合作磨课的方式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西方教师会在一起深入讨论课堂的细节,比如这个问题是用反问句去问还是用疑问句去问?分组的时候是这两个孩子在一组还是那两个孩子在一组?这个点是放在前面说还是放在后面说?



      这些切磋琢磨的过程,不仅真实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也让整个团队更加深入地融合在一起。


      一个外籍老师如果有长久留在耀华的计划,所有的岗位都是开放的,从学科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主任,到副校长、校长,有很大的职业成长空间。中西方老师获得的是平等的机会和话语权,因为从整个领导架构上来看,耀华的中西方合作从来不是“中方管中方、西方管西方”,而是不分中西。一个外籍员工时时刻刻都在和华籍员工打交道,就是这样慢慢糅成“一家人”的。



      创校外籍老师Tania说:“以前在别的机构里工作时,我觉得自己只是一个统计数字,但是来了耀华之后,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人。你是有价值的,你是能创造价值的。”



      在耀华任教两年的Jessica老师说:“在耀华感动的时刻很多,这次新冠疫情更是。大家都很关心我,一直给我发信息,问我会不会怕、有没有缺什么、需不需要谁来陪我一下……所有这些都是从上而下的。管理层对我们真的很好,时时刻刻都表现出关心和支持,所以让我觉得我也应该更加关心和支持我的孩子。学校怎么对老师,老师就会怎么对学生。”



      另一位创校外籍老师Lee Ellen说:“我们的全人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关心和支持,要让学生知道,我们随时都会在这里,准备着帮助他们成长为他们想成为的那种人。”


      假如人们问,广州耀华的这群外教为什么在疫情的危险时刻不约而同选择“逆行”,也许这就是答案:


      教育者首先要做的是陪伴在孩子身边,而他们无一例外地,都首先选择成为一个教育者。


      周末校园参观开始接受预约!



      我们将于6月20日限时开放部分校园,家长可到校探访。
      我们将严格限制参观人数及校园出入管理,请有意到校参观及咨询的家长/学生报名预约参观时段,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最终以招生老师电话确认为准。


      可预约时段:


      时段一:2020年6月20日 10:00-12:00
      时段二:2020年6月20日 14:00-16:00



      报名方式
      扫码下方二维码参与报名